勞力士的「二手金礦」:CPO三年內達成10%市場份額,銷售速度快速成長

在高級手錶界裡,話題總少不了ROLEX,而這三年之間最受矚目的,也許不是哪一款新作,而是「原廠認證中古錶」(Certified Pre-owned)計畫。這項於2022年底啟動的策略,延續了品牌一貫的穩健風格,從小規模測試開始,卻指向一個極具野心的目標——讓認證二手錶的銷售,佔品牌整體交易價值的10%。


這個10%的比例,放在錶壇或許還有點難以想像,但若借鏡汽車產業就清楚許多。像是賓士(MERCEDES-BENZ)旗下的原廠認證中古車,早已佔其二手車銷售額的67%;換句話說,勞力士正在用品牌的力量,試圖複製這樣的高端流通模式,把「舊錶市場」變成「官方市場」。

穩健起步,從核心夥伴開始

勞力士CPO最早的合作對象是寶齊萊(Bucherer)與其美國分支Bucherer|Tourneau,這兩家長期與勞力士深度合作的零售夥伴,成為首批試點門市。接著,像Watches of Switzerland Group(WoSG)及The 1916 Company等大型鐘錶零售集團也陸續加入。

到了2023年底,全球已經有約25家CPO授權門市,總共提供4,000只左右經勞力士認證、驗證與保證的手錶,所有勞力士CPO手錶都附帶由品牌提供的兩年國際保固,意味著它們在品質與真實性上,獲得與新錶相同層級的背書,對收藏家與買家而言,這是信任的最高保險。


▲為加速流通效率,勞力士2025年將CPO收購年資門檻自三年降為兩年,讓市場運作更靈活順暢。

2024年擴張與調整並行

進入2024年,勞力士CPO的網絡開始加速擴張,寶齊萊、WoSG與1916公司陸續擴大營運版圖,英國與歐洲的獨立授權經銷商也陸續加入,根據Morgan Stanley與WatchCharts的報告,到2024年底,勞力士原廠認證中古錶據點已增至107個,庫存約7,500只錶。

然而,到了2025年初,勞力士主動放慢腳步,品牌決定暫停擴張,進行一次全面盤點與調整。有人覺得品牌怎麼退縮了,但事實上這更像是進行一場必要的「重新校準」(Recalibration),讓整個CPO體系在更穩定的節奏下繼續前進。

讓經銷商成為「共創者」

這次「調校」的重點之一,在於調整維修與翻新流程,勞力士讓更多授權經銷商內部的製錶師參與檢查、保養與翻新工作,減輕品牌自有服務中心的壓力,最終成品仍需經過勞力士總部的確認與簽署,才會附上那張象徵品牌承諾的兩年保固卡。

這個改變看似技術層面,其實關乎效率與信任的再分配,對零售端而言,過去平均要花上三個月的周轉期,如今縮短至幾週,這在價格瞬息萬變的二級市場裡,是致勝關鍵。


▲自2022年底啟動以來,勞力士CPO體系穩步成長,至2024年底達107家門市與約7,500只庫存。Source:Morgan Stanley & WatchCharts

放寬收購年資限制,讓市場更靈活

勞力士原廠認證中古錶計畫在初期階段,僅接受上市三年以上的錶款,主要是為了避免與新錶銷售產生衝突,隨著制度成熟,勞力士在2025年放寬標準,允許收購與販售年齡達兩年以上的錶款。這項調整看似細節,實則意義重大,因為它讓經銷商能更快接觸近年熱門型號,也讓品牌更有效掌握市場供需動態,更重要的是,這種靈活性不會削弱勞力士對品質的把關,而是讓CPO體系能在穩健中加速成長。透過這些調整,尤其是在解決了勞力士自有服務中心的瓶頸之後,該計畫的擴張再次加速,在2025年第二季,又有12家新的零售商、共計13家門市加入了這項原廠認證中古錶計畫。


▲2025年前三季CPO銷售節節高升,第三季售出8,395只,累計銷售金額達1.78億美金。Source:EveryWatch

讓人驚豔的銷售數字與市場份額

同樣根據大摩與WatchCharts的研究,截至2025年7月底,勞力士CPO的整體庫存已達8,500只錶,總價值約1.9億美金,而AI分析機構EveryWatch提供的數據更具體描繪了成長軌跡:

2025年第一季:售出4,617只,總額8,800萬美金

2025年第二季:售出6,571只,總額1.32億美金

2025年第三季:售出8,395只,總額1.78億美金

這樣的增長幅度在短短三個季度內幾乎倍增,EveryWatch創辦人Giovanni Prigigallo預測,到2025年底,勞力士原廠認證中古錶的年銷售額將達6.5億~7億美金之間,正式佔據品牌二手市場總銷售的10%。若把視野放得更大,整個高級手錶二級市場與拍賣市場預估在2025年將產生約200億美金的總銷售額,而勞力士一個品牌就佔據了三分之一的份額,這份影響力足以證明,CPO不僅是一項銷售計畫,更是品牌主導市場的新章節。


▲在2025年上半年二手高級二手錶市場中,勞力士穩居龍頭,市佔率逼近整體市場的三分之一。Source:Morgan Stanley & WatchCharts

合作網路與行業回聲

除了核心夥伴外,勞力士CPO的網路中還與多個零售與品牌生態鏈互動,零售端包括Watches of Switzerland、Mayors、Wempe、WatchBox等業界重量級玩家;品牌層面則與JAEGER-LECOULTRE、PATEK PHILIPPE等同列在高級二級市場分析榜單上,這些名字的出現,說明勞力士已經不只是「參與者」,而是主導整個認證二手市場遊戲規則的推手。這股趨勢也逐漸影響整個產業思維,證明二手市場不再只是灰色地帶,而是被品牌正式納入管理、維護與獲利的正規市場。

重新定義「保值」的意義

勞力士原廠認證中古錶的誕生,不單是在賣舊錶,而是勞力士用實際行動重新掌握產品生命週期。過去,品牌的關係往往在新錶售出後就結束,如今透過CPO計畫,這段關係得以延伸至多年之後,形成更完整的產品生態。對消費者來說,勞力士CPO代表了信任、透明與安心,對經銷商來說,這是提升客戶黏著度與品牌價值的工具;而對整個產業而言,它重新界定了「原廠認證」的含義,並讓「保值」這個詞,真正成為可被量化與追蹤的指標。

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,勞力士原廠認證中古錶計畫展現了獨有的節奏:既不急躁,也不保守,而是精準地選擇時機與步伐,從初期試水溫到全球擴張,從流程調校到銷售飛躍,這一連串的舉措背後,其實是一場關於信任與控制的戰略佈局。透過精確的調校和戰略性的合作,勞力士CPO正在迅速擴大其影響力,並在價值數十億美金的全球二手錶市場中,為「認證」二字賦予了全新的含義,這證明了即使是歷史悠久的奢侈品牌,也能透過謹慎而果斷的策略,在快速變化的數位時代中佔據主導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