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瑞士鐘錶工業聯合會(FH)公佈的2025年9月出口報告,整體狀況就像高級製錶界在搭一趟「雲霄飛車」:該月總出口額達19.93億瑞郎,比去年同期下降3.1%。但別被這個負數嚇到,市場的整體需求其實不差,只是美國市場一個「大動作」,讓漂亮的數據瞬間變了調。
▲Source:Barrington Watch Winders
FH的報告指出,如果把美國排除在外,瑞士鐘錶的出口其實應該成長7.8%,這代表其他市場表現亮眼,尤其中國大陸與香港雙雙回溫,分別上漲17.8%與20.6%。對一個在疫情後仍在恢復節奏的產業來說,這本該是振奮的好消息,可惜,這些增長最終全被美國市場硬生生抵銷。
問題的核心就在於關稅。美國總統川普針對瑞士鐘錶等商品一口氣加徵了39%的進口稅,理由是要「平衡貿易」,但實際上卻讓美國成為全球鐘錶貿易的「風暴中心」,9月份瑞士對美出口金額暴跌55.6%,這幾乎是半數市值的蒸發,短短一個月,美國市場從穩坐第一名,驟然跌至第三名,對品牌端來說,這不只是銷售報表的震盪,更意味著供應鏈與定價策略都得重新思考。
▲由於美國加徵39%瑞士關稅,導致該地市場出口暴跌,連帶造成瑞士鐘錶產業2025年9月出口下滑。Source:Oracle Time
不過,這場風暴也意外造就了新的贏家——英國。在其他主要市場還在調整時,英國的表現出乎意料地強勁,他們在9月出口額成長15.2%,以1.733億瑞郎的規模首次登上單月第一名,超越日本和美國,要知道,英國過去幾年受脫歐影響,市場消費信心曾低迷,如今卻成為瑞士品牌的「避風港」。截至9月底,瑞士對英出口累計達12.6億瑞郎,全球排名第四,這個市場雖未爆發性成長,但波動極小,被視為穩定的關鍵支撐。
從材質來看,9月份不鏽鋼手錶出口下降3.8%,金鋼手錶更掉了10.4%,這反映出中高價位區間的需求放緩,而高端金錶與複雜功能錶依舊維持熱度,換句話說,市場沒有崩壞,只是結構調整:中階市場縮水,頂級收藏級別的買氣仍穩。
▲瑞士鐘錶產業2025年9月出口總額19.93億瑞郎同比減少3.1%,若排除美國影響,本應呈現7.8%成長。
值得注意的是,即使經歷如此劇烈的單月波動,美國在年度累積上依然穩居全球第一,2025年前九個月,美國市場的瑞士鐘錶進口總額高達35億瑞郎,幾乎是第二名日本(14億瑞郎)的三倍,更驚人的是,這個數字比2024年同期還成長了10.4%;換句話說,美國買家仍在買,只是暫時被政策壓抑了節奏。
▲瑞士鐘錶產業2025年9月出口主要市場排名美國跌至第三,英國成長15.2%躍居首位,中國與香港市場同步回升。
整體而言,這份報告揭示了一個清晰的訊息:瑞士鐘錶出口的變化,已不再單純反映市場需求,而是全球政策、貿易與消費心理交織的結果,當政治決策能在一夜之間改變排名,品牌策略也得更加靈活。從長遠來看,瑞士製錶業的基礎依然穩固,亞洲市場正在恢復活力,歐洲市場保持穩健,而美國雖暫時受阻,但潛在需求仍強。這場短期的震盪,也許會促使品牌更積極開拓新市場、調整定價結構,甚至重新思考「瑞士製造」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角色。
簡而言之,2025年9月的瑞士鐘錶出口,是一場被關稅擾動的短暫低潮,也是產業再平衡的轉折點,對消費者而言,這代表市場可能出現更多新策略與限量作品;對品牌而言,則是一場考驗全球應變力的實戰。或許瑞士鐘錶業這次下滑不是衰退的前兆,而是下一波成長的預備動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