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RWERK一直是當代製錶界的異端,從衛星式漫遊小時到極具機械感的機芯結構,他們總是在不斷挑戰「時間該如何被觀看」,但2025年的UR-10 Spacemeter卻顛覆了所有人的預期——這一次,品牌回到了看似「傳統」的中置指針設計。
▲UR-10 SpaceMeter靈感源自Felix父親修復的19世紀Sandoz擺鐘,連結古典製錶與宇宙探索精神。
然而,這只錶的故事遠比外觀更迷人,靈感源於品牌聯合創辦人Felix Baumgartner的家族傳承,他的父親Gérard Baumgartner,在修復古董時鐘時發現一座19世紀由Gustave Sandoz製作的奇特擺鐘,那並非報時機器,而是以機械方式測量地球自轉距離的「宇宙計量儀」,時隔多年後,這段記憶成為UR-10的靈魂,催生了一只以公里為單位,追蹤地球在宇宙中移動距離的手錶。
▲八角形噴砂鈦金屬與不鏽鋼組合,錶冠置於十二點方向,線條對稱簡潔。
UR-10 Spacemeter的設計仍保有URWERK的DNA,錶殼採用噴砂鈦金屬與不鏽鋼組成,結構對稱卻極具層次感,錶冠位於12點鐘方向,呼應UR-100系列的配置。品牌另一位聯合創辦人Martin Frei將這只錶形容為「極簡外殼包裹複雜靈魂」:錶殼僅由上下兩部分構成,側面以螺絲固定,線條乾淨俐落,Box式藍寶石鏡面覆蓋整個面盤,搭配一體式鈦金屬鍊帶,讓科技與工藝在細節間達到平衡。
▲採中置時分指針與三個儀表式小錶盤設計,展現URWERK顛覆常規的獨特風格。
面盤中央的針筒形時、分指針令人感到熟悉,但是三個小錶盤就很罕見了,它們以天文儀器般的方式運作:2點鐘方向的EARTH顯示器,每格代表地球自轉的500公尺距離;4點鐘的SUN顯示器則追蹤地球繞太陽公轉,每格等於20公里;9點鐘的ORBIT顯示器結合兩者,記錄地球自轉每1,000公里與公轉64,000公里的行程;換句話說,這只錶並非顯示時間的流逝,而是讓佩戴者看到地球的運動。
手錶搭載UR-10.01自動機芯,其為URWERK與Vaucher Manufacture合作開發基礎結構,再由URWERK自行設計複雜功能模組。為了驅動這三項顯示,品牌增設五個新齒輪與五個軸芯,並透過額外的寶石承軸降低摩擦,震頻4Hz、動力儲存約43小時,最有趣的是,它採用URWERK專利的「雙渦輪葉系統」(Dual Flow Turbines),以氣流控制自動盤速度,防止過度上鍊,展現品牌對機械效率的極致追求。
▲三枚小錶盤分別顯示地球自轉、公轉距離,兼具天文概念與機械性能的創新代表。
翻至錶背,還能看到一項極富詩意的設計,中央自動盤邊緣設有一根外緣指標,沿24小時刻度旋轉,象徵地球自轉一周的歷程,同時作為日夜顯示,刻在錶背上還有分別代表地球自轉(順時針)與公轉(逆時針)方向的指標,呼應Spacemeter這個「空間測距錶」的核心主題。
▲機芯由Vaucher基礎與URWERK複雜模組構成;具備專利雙渦輪葉系統,高效管理自動上鍊。
URWERK替這款作品推出兩個版本,黑色PVD面盤配灰色指針,以及灰色PVD面盤配黑色指針,各限量25只。兩者在視覺上展現強烈對比,也延續品牌一貫的「未來復古」氣息。UR-10 Spacemeter展示出一種態度,傳達時間不是靜止的數字,而是地球在宇宙中前進的距離,當你看著指針緩緩移動,其實是在見證我們共同的旅程,那是人類、地球與時間之間,永不停止的運動。
UR-10 SpaceMeter
鈦金屬、不鏽鋼材質/UR-10.01自動上鍊機芯/時、分顯示/地球自轉每10公里距離顯示/地球繞太陽公轉每1000公里距離顯示/錶背24小時顯示/藍寶石水晶鏡面、透明底蓋/防水30米/錶徑44x45.4mm/各限量25只/參考價:皆為NT$ 2,980,000